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W3 Total Cache 缓存加速插件

whhxsk阅读(774)

由于WordPress资源消耗较大,使用WordPress的朋友应该都会为它配置一个缓存机制,使用插件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WordPress插件库里面大名鼎鼎的缓存插件为WP Su…

由于WordPress资源消耗较大,使用WordPress的朋友应该都会为它配置一个缓存机制,使用插件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WordPress插件库里面大名鼎鼎的缓存插件为WP Super Cache,安装和使用都非常简单,加速效果也很明显。不过今天我要介绍的这款缓存插件名为W3 Total Cache,如果WP Super Cache是第一,那么W3 Total Cache说自己是第二应该无人敢辩。

W3 Total Cache 缓存加速插件

比较

W3 Total Cache 和 WP Super Cache 的对比,网上也是有很多介绍,比如:WP Super Cache和W3 Total Cache缓存插件性能总结

除了文章里面说到的区别,我觉得W3 Total Cache最大的有点就是能够非常友好的支持Memcached和Redis。

我之前也介绍给WordPress配置Memcached的方法,可以参考:WordPress加速-使用Memcached内存缓存

现在我已经把Memcached换为Redis,之后会再写一篇关于配置Redis的简介。

安装和使用

W3 Total Cache 安装可以在插件库直接安装,或者在这里:https://wordpress.org/plugins/w3-total-cache/自己手动下载安装。

安装后在WordPress后台已安装插件内启用此插件,后台主菜单会多出来一个“Performance”选项,此选项即W3 Total Cache的设置选项。

具体使用方法这里有一篇文章介绍的很详细:wordpress 终极加速方案,内容稍长,想要深度使用的话,可以看完此文。

我这里直接说一下建议设置的地方,简化一下:

  1. 点击 General Settings(主要的设置都在这里):
    将 Page Cache、Minify、Database Cache、Object Cache、Browser Cache 这几个选项卡里面的“Enable”打上对勾(启用)注:如果你的服务器配置的有 Memcached 或者 Redis,可以将以上选项卡内的 Cache Method 和 Fragment Cache Method改为 Memcached 或者 Redis。
    将 Miscellaneous 选项卡下面的第一个选项“Enable Google …”取消对勾(仪表盘上的小工具,但是关于Google的东西在国内。。。你懂的)
    点击 Save all settings (保存所有设置)
    其余选项保持默认即可,如果你了解其作用,可以自己按需修改。
  2. 点击 Page Cache(页面缓存的详细设置):
    Advanced 选项卡内的 Maximum lifetime of cache objects,是页面缓存的有效时间设置,我把它改成了86400,也就是一天,可以根据你的站点情况自己设置。
    点击 Save all settings (保存所有设置)
    其余选项保持默认即可,如果你了解其作用,可以自己按需修改。
  3. 点击 Minify (CSS和JS的压缩和缓存设置):
    Advanced 选项卡内的 Maximum lifetime of cache objects,是CSS和JS缓存的有效时间设置,我把它改成了86400,也就是一天,可以根据你的站点情况自己设置。
    点击 Save all settings (保存所有设置)
    其余选项保持默认即可,如果你了解其作用,可以自己按需修改。
    注意:Minify 在nginx下的rewrite可能有问题,在我的另外一个服务器apache下测试没问题,在本站服务器nginx下无法使用(会导致前台页面无样式和JS)(Minify自动配置的rewrite规则),大家可以先开启一下试试,如果有问题就把General选项卡内的第一个选项(Rewrite URL structure)取消即可,或者把第一步的 Minify:□ Enable 取消(不启用) :persevering:
  4. 点击 Database Cache (数据库缓存设置)
    Advanced 选项卡内的 Maximum lifetime of cache objects,是数据库缓存的有效时间设置,我把它改成了3600,可以根据你的站点情况自己设置。
    点击 Save all settings (保存所有设置)
    其余选项保持默认即可,如果你了解其作用,可以自己按需修改。
  5. 点击 Object Cache (对象缓存设置)
    Advanced 选项卡内的 Maximum lifetime of cache objects,是对象缓存的有效时间设置,我把它改成了3600,可以根据你的站点情况自己设置。
    点击 Save all settings (保存所有设置)
    其余选项保持默认即可,如果你了解其作用,可以自己按需修改。
  6. 点击 Browser Cache (浏览器缓存设置)
    这个设置项里面的每个选项卡下都有这个选项 Enable HTTP (gzip) compression 建议打勾(默认已启用)
    其余选项保持默认即可,如果你了解其作用,可以自己按需修改。
  7. 其余选项保持默认即可,如果你了解其作用,可以自己按需修改。
  8. 回到第一个设置项 Dashboard (仪表板)
    最上面有两个按钮 compatibility check 和 empty all caches,第一个是兼容性检查,第二个是清除所有缓存。这里点第二个,清除一下缓存,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到这里 W3 Total Cache 的安装和配置已经完成,试试你的页面加载速度是不是快了一些 :mrgreen:

卸载方法

缓存类的插件卸载都有可能不完全,这里介绍一下如何完全卸载 W3 Total Cache

    1. 按照正常的WordPress插件卸载方式:停用并卸载 W3 Total Cache
    2. 删除/wp-content下的cache文件夹、w3tc-config文件夹和advanced-cache.phpdb.phpobject-cache.php三个文件。
    3. 删除网站根目录下的nginx.conf
    4. 编辑/wp-config.php,删除 W3 Total Cache 配置项目,即:(一般情况下卸载插件时会自动删除)
      1

      2

      /** Enable W3 Total Cache */

      define(‘WP_CACHE’, true); // Added by W3 Total Cache

WordPress使用Nginx+memcached全站页面缓存加速

whhxsk阅读(796)

Memcached是个好东西 它可以 由于页面是缓存在内存里,所以减少了系统的I/O操作。可以直接利用Memcached的分布式特性。可以直接利用缓存的过期时间,方便对页面的过期时间进行处理。

网上找了很多教程 都不适用于wordpress 于是我经网上的脚本 自己改了一个

注意事项!! memcached是多核处理的 如果你是单核的服务器 在配上这个 会相当的卡 甚至会宕机 我之前出过了很多问题 所以我现在仅能把教程写出来 而我用了redis /哭;w;

首先 你要是Nginx不是Apache 装好memcached 方法前几篇文章写过了 https://51shenyun.cn/wordpress_memcached/

原理

Nginx内置了Memcached模块memcached_module
它可以从memcached中读取内容后直接输出,后续的请求不再经过如php-fpm、django应用程序处理,大大的提升动态页面的速度。nginx只负责从memcached中读取数据,要往memcached写入数据还得需要后台的应用程序来完成,主动的将要缓存的页面缓存到memcached中,然后通过404重定向到后端去处理的。

memcached的key可以通过memcached_key变量来设置,如以$uri。如果命中,那么直接输出内容,没有命中就意味着nginx需要从应用程序请求页面。同时,我们还希望该应用程序将键值对写入到memcached,以便下一个请求可以直接从memcached获取。
如果键值不存在,nginx将报告not found错误。最好的方法是使用error_page指定和location请求处理。同时包含”Bad
Gateway”错误和”Gateway Timeout”错误,如:error_page 404 502 504 = @app;。

WordPress应用实例

宝塔面板

首先在nginx总配置中连接memcached 在http{ }字段中添加

然后在网站中添加配置

网站-你的网站-设置-配置文件中 的 最后一个“}”前添加

说明

这个是我改过的版本 理应宝塔面板下的Wordpress都可以用

如果提示你 什么什么错误 那你应该检查一下 你的Nginx刚开始时是否是 编译安装方法 如果你是极速安装的方法 请重装成编译安装

WordPress安装并开启Memcached缓存扩展加快网站速度

whhxsk阅读(768)

加快WordPress的速度 就是减少动态页面查询次数 以及服务器低资源占用率 那么你就需要用Memcache(d)或redis这样的服务器扩展来加速你的WordPress 因Memcache(d)和redis是基于服务器的扩展 完全不同于PHP中的扩展 它可以大大提升网站运行效率 减少动态查询它的原理是 把动态数据缓存到内存中 从而实现高速读取的目的

大体上分两种安装方法 一个是服务器直接安装 一个是宝塔面板安装 我都会写在下面

关于Memcache(d)与redis 建议选择Memcache(d) 网上可以查到区别 个人认为Memcache(d)更适合WordPress 况且支持它的插件很多

Memcache(d) 有两个版本 一个是Memcache 一个是Memcached 没错就是多了个“d” 它是新版 支持的东西更多 效率更高所以要选择它

注意!! 在使用虚拟主机的 不用往下看了 前面说了 它是服务器扩展 虚拟主机装不了的

Memcached安装

一、军哥Lnmp

进入lnmp解压后的目录,执行: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php-memcache或php-memcached扩展,本文建议使用Memcached扩展 输入2回车

安装完成后 就可以启用了

二、直接库源安装方法

1、安装Memcache服务端

Debian/Ubuntu 输入以下指令

CentOS/RedHat/Other 输入以下指令

2、安装Memcached的PHP扩展(客户端)

安装libmemcached库

安装php-fpm的memcached扩展

使用安装php时生成的 phpize 来生成 configure 配置文件

–with-php-config 指定 php-config,该文件与 phpize 所在目录相同,

–with-libmemcached-dir 指定 libmemcached 安装目录,就刚才我们 –prefix 那个目录 ,

–disable-memcached-sasl 说明我们系统不支持sasl.h

如果安装成功,提示:Installing shared extension:/usr/local/php/lib/extensions/no-debug-non-zts-20160524/ 等类信息

然后编辑php.ini把扩展加入到配置文件

在 php.ini 中添加以下内容:

然后重启Nginx以及PHP即可

三、纯手动安装方法

如果你上述方法都不适合你 你可以试试纯手动

1、安装Memcache服务端

安装libevent库

安装memcached服务端

设置开机自启动项

启动memcached

查询进程是否有memcached

启动成功!

2、安装Memcached的PHP扩展(客户端)

这里请跳到本文的 二,2

四、宝塔面板安装

相比直接安装方法 宝塔安装就方便多了 只需几下就OK

1、安装Memcache服务端

进入宝塔面板后台 软件管理-运行环境-Memcached-安装

2、安装Memcached的PHP扩展(客户端)

软件管理-运行环境-选择你的PHP-设置-安装扩展-Memcached-安装

为WordPress开启Memcached缓存

1、如果想要Memcached为你的Wordpress服务 那么还需要object-cache 与此同时配合 advanced-cache 效果会更好

将object-cache.php和advanced-cache.php上传到wp-content文件夹下

object-cache.php 为对象缓存高级插件 即与Memcached连接 它还可以连接redis

advanced-cache.php 为高级缓存高级插件 //注:它是个通用缓存插件 原为batcache缓存插件 为几乎所有WordPress都可以使用它 正因如此 你装过的任何缓存插件 都内置了这个

注!!如果服务器已有advanced-cache.php就不用覆盖了

插件下载链接:https://cdn.51shenyun.cn/Memcached缓存插件.zip

2、修改wp-config.php 开启对象缓存

编辑网站根目录下的 wp-config.php 文件

在文件任意位置行(建议在尾部,代码规范)输入一下两行并保存

至此 为WordPress安装并开启Memcached扩展 完成

后续

你还可以配合其他缓存插件 来更大化的利用 Memcached 譬如wp super cache、w3tc 等等

Linux/VPS 自建 ZeroTier 的 MOON 根目录服务器

whhxsk阅读(1470)

说明
zerotier 可以作为一款 p2p 的 vlan 内网穿透工具,功能强大且易用,同类产品还有 frp 和 LanProxy 等。最近有个朋友有创建 p2p vlan 的需求,在简单调研之后决定使用 zerotier 作为基础工具。

官方给出的使用方案比较简单。首先需要一个中心的节点用于两个内网节点的握手,该中心节点需要有一个公网 IP。zerotier 官网提供了中心节点相关服务,免费账户有一定的使用限制,但是由于其节点位于国外,延迟比较高,且可能还需要科学上网才能使用。除此之外,zerotier 也支持自己搭建中心节点服务器,也叫做 MOON 服务器。下面是它的搭建步骤。

MOON 服务器配置
操作系统版本是 Ubuntu 18.04, Zerotier One 版本是 v1.2.10, 公网 (也就是 MOON 服务器) 地址是 1.1.1.1。

1. 通过官网文档根据不同操作系统选择不同的安装方式,这里直接通过命令行安装

curl -s ‘https://pgp.mit.edu/pks/lookup?op=get&search=0x1657198823E52A61’ | gpg –import && \ if z=(curl -s ‘https://install.zerotier.com/’ | gpg); then echo “z” | sudo bash; fi
如果上述命令运行失败,那么使用下面命令

curl -s https://install.zerotier.com/ | sudo bash
2. 将 MOON 服务器加入 Zerotier 局域网

虽然搭建了 MOON 服务器,我们还是需要借助 zerotier network,也就是需要先通过 zerotier 官网创建一个 network,并且内网节点需要使用 join 命令加入该网络才能实现内网节点的互通,换句话说 MOON 节点只起到了加速的作用,虚拟网络的分配和管理还是需要 zerotier 服务端参与。

zerotier-cli join <network id>
2. 生成配置文件

sudo chmod 777 /var/lib/zerotier-one # 这里为了有写入文件的权限
cd /var/lib/zerotier-one
sudo zerotier-idtool initmoon identity.public > moon.json
3. 修改配置文件 moon.json,主要是添加公网 IP,修改内容如下,9993 是默认端口

“stableEndpoints”: [ “1.1.1.1/9993” ] #修改为VPS公网IP/9993
还需要注意 moon.json 中的 id 值,它是 MOON 服务器的 ID,是一个 10 位的字符串,我的为 efe9e9a259,也可以用 sudo zerotier-cli info 查看,后面会用到。

4. 生成 moon 文件

sudo zerotier-idtool genmoon moon.json
5. 在 /var/lib/zerotier-one 目录下新建 moons.d 文件夹中,并将生成的 moon 文件放到该文件夹下,我的 moon 文件名为 000000efe9e9a259.moon

mv 000000efe9e9a259.moon moons.d/
6. 重启 zerotier-one

sudo killall -9 zerotier-one # 这里我们杀死相关进程后会自动重启该服务
内网节点配置
1. 在内网节点安装 zerotier,安装方法和上面类似,根据文档选择不同操作系统的方法进行安装即可。请参考文章《ZeroTier 无公网 IP 实现内网穿透》

2. 将 MOON 节点添加到常规节点

sudo zerotier-cli orbit efe9e9a259 efe9e9a259 # 注意这里是两次根节点的ID
如果没返回 200 orbit OK 的话,需要手动拷贝生成的 moon 文件 000000efe9e9a259.moon 文件到常规节点的机器上,位置如下:

Windows: C:\ProgramData\ZeroTier\One
Macintosh: /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ZeroTier/One (在 Terminal 中应为 /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ZeroTier/One)
Linux: /var/lib/zerotier-one
FreeBSD/OpenBSD: /var/db/zerotier-one
然后重启 zerotier-one

3. 查看节点列表,出现根服务器的 MOON 节点表示成功

~ sudo zerotier-cli listpeers
200 listpeers
200 listpeers 3dfa0fd16b – -1 – LEAF
200 listpeers 8841408a2e 45.32.248.87/9993;11749;11453 252 1.1.5 PLANET
200 listpeers 9d219039f3 128.199.197.217/9993;11749;11381 390 1.1.5 PLANET
200 listpeers abfd31bd47 178.128.240.145/35368;6238;14319 509 1.2.5 LEAF
200 listpeers efe9e9a259 1.1.1.1/9993;6238;1184 36 1.2.12 MOON
4. 我们再在内网节点上运行 ifconfig(windows 是 ipconfig),可以看到 zerotier vlan 分配给其的内网 IP

zt0: flags=8843 metric 5000 mtu 2800
ether 1a:42:9a:39:7d:3f
inet 10.147.18.127 netmask 0xffffff00 broadcast 10.147.18.255
inet6 fe80::1842:9aff:fe39:7d3f%zt0 prefixlen 64 scopeid 0xc
inet6 fcec:2f1a:a769:487e:c00e::1 prefixlen 40
nd6 options=201
media: autoselect
status: active
open (pid 84214)
这里的 10.147.18.127 就是其虚拟局域网的 IP,在另外一个局域网中通过上述过程配置另外一个节点,它的虚拟局域网 IP 为 10.147.18.30,两个节点通过 ping 可以互相通信,说明配置成功

使用 Zerotier 组建虚拟局域网实现内网穿透

whhxsk阅读(1281)

首先 Zerotier 是什么呢? Zerotier 是一拨人为了解决网络复杂,以及因特网过于中心化而提出的解决方案。他们使用点对点 的网络,并且在上面附加一层 VXLAN-like 虚拟网络层 来提高局域网的可见性,安全性。

所以简单来说,Zerotier 通过创建一个虚拟网络,把你的设备添加到这个网络,那么在这个网络内,你的设备就像在同一个路由器内那样可以使用各种端口。

免费版 Zerotier 支持局域网内 100 个设备。Zerotier 支持 Windows、macOS、Linux 三大桌面平台,iOS、Android 两大移动平台,QNAP(威连通)、Synology(群晖)、Western Digital MyCloud NAS(西部数据)三个 NAS 平台,还支持 OpenWrt/LEDE 开源路由器项目。

官网地址:

使用

  • 注册 ZeroTier
  • 创建 Network 私有局域网,得到一个 16 位的 Network ID
  • 在需要加入虚拟局域网的设备上安装各个平台客户端,设备会生成一个 10 位的 ZeroTier address
  • 在设备上加入刚刚创建的 Network ID zerotier-cli join <network id>(或在网页上添加 ZeroTier address)
  • 在官网 network 页面上找到设备,在设备前勾选,信任设备,获得局域网 IP

Windows 系统用命令 IPconfig,Linux/Unix 用命令 ifconfig,然后会看到一个虚拟网卡,有一个 IP 地址。这个 IP 和在官网看到的 network 下的 IP 是一致的,只有同在该虚拟网络下的机器才能访问。

接下来,你可以设置远程桌面(端口号 3389),或者 FTP 服务(端口 21),或者搭建内网网站(端口 80),各种玩法都可以尝试咯。

图文教程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对比

和 ngrok 和 frp 功能类似,但是 ZeroTier 明显入手简单。ZeroTier 只有客户端开源,服务端并没有开源。而 ngrok 和 frp 都是完全开源。但是 ngrok 和 frp 严重依赖于公网固定 IP 的 VPS,是一个中性化的内网穿透工具,一旦中心挂掉,那么所有的节点都无法工作。Zerotier 帮助用户实现了服务端,虽然安全性有待考验,但至少还是能用状态。

另外很多人提到的 N2N 开上去也不错,不过我还没怎么用过。等以后尝试过后再补上。

Centos7客户端安装

1、编辑添加yum源

修改内容如下

2、安装zerotier

3、启动服务

4、查看服务状态

看到200 info 596811110b 1.2.12 ONLINE表示服务正常

可以使用netstat命令看到所启动的服务端口(这里192.168.1.162是centos本机的IP)

5、加入网络(后面是你自己的ID号)

加入后会提示200 join OK

进入https://my.zerotier.com/network

刷新几次页面即可看到新加入的主机,然后在前面勾选即可,勾选后Version会变成版本号,并且会分配出一个IP地址

6、主机验证

回到centos7主机上通过ifconfig命令即可看到,此处又多了一个内网IP,此内网IP和zerotier一致,表示配置完成

附:加入、离开、列出网络状态

 

建立中转服务器 moon

Zerotier 的官方服务器在国外,国内客户端使用时延迟较大,网络高峰期时甚至各个客户端节点之间访问不了。此时,“自定义根服务器”,又称 moon 中转服务器就显得非常重要,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自定义的服务器作为跳板加速内网机器之间的互相访问。

Zerotier 定义了几个专业名词:

  • PLANET 行星服务器,Zerotier 各地的根服务器,有日本、新加坡等地
  • moon 卫星级服务器,用户自建的私有根服务器,起到中转加速的作用
  • LEAF 相当于各个枝叶,就是每台连接到该网络的机器节点。

在使用 zerotier-cli listpeers 命令时能看到这几个名词。充当 moon 的机子最好有公网 IP,现在我们尝试用 qnap 搭建一个 moon 中转:

将 MOON 服务器加入 Zerotier 局域网

虽然搭建了 MOON 服务器,我们还是需要借助 zerotier network,也就是需要先通过 zerotier 官网创建一个 network,并且内网节点需要使用 join 命令加入该网络才能实现内网节点的互通,换句话说 MOON 节点只起到了加速的作用,虚拟网络的分配和管理还是需要 zerotier 服务端参与。

 

将 MOON 服务器加入 Zerotier 局域网

虽然搭建了 MOON 服务器,我们还是需要借助 zerotier network,也就是需要先通过 zerotier 官网创建一个 network,并且内网节点需要使用 join 命令加入该网络才能实现内网节点的互通,换句话说 MOON 节点只起到了加速的作用,虚拟网络的分配和管理还是需要 zerotier 服务端参与

获取 moon.json 文件

zerotier 安装好之后会带有 zerotier-idtool 这个命令,之后的内容需要依赖该命令。假设现在有一台公网固定 IP 的 VPS,在上面安装完 Zerotier 之后。

 

获得 moon.json 文件。查看文件内容,其中 id 为 VPS 的 Zerotier ID。 vi 编辑 moon.json,修改 “stableEndpoints” 为 VPS 的公网的 IP,以 IPv4 为例:

 

8.8.8.8 为公网 IP,9993 为 Zerotier 默认端口。

另外,记录下 json 中的 id 值,是一个 10 位的字符串。

生成签名文件

用到上一步中的 moon.json, 执行

 

执行之后生成 000000xxxx.moon 文件。

将 moon 节点加入网络

在 VPS 的 Zerotier 安装目录下(/var/lib/zerotier-one)建立文件夹 moons.d,将生成的 .moon文件拷贝进去。

重启 zerotier,重启电脑。至此,VPS 上(moon 服务器)配置完成。

重启 zerotier-one

其他客户端机器连接 moon 节点

其他虚拟局域网中的机器想要连接到 moon 节点的话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就是使用 zerotier-cli orbit 命令。连接 moon 节点方法一,使用之前步骤中 moon.json 文件中的 id 值 (10 位的字符串)

分别在客户端机器里执行:

 

完成

第二种方法是需要在 /var/lib/zerotier-one 目录下新建 moons.d 文件夹和 moon 节点一样,将 000000xxxx.moon 文件放到其中,并重启 zerotier。

测试

 

如果有 moon 服务器 IP 地址的那一行后面有 moon 字样,证明 moon 节点已经被本机连接。

不同系统下的 ZeroTier 目录位置:

  • Windows: C:\ProgramData\ZeroTier\One
  • Macintosh: /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ZeroTier/One)
  • Linux: /var/lib/zerotier-one
  • FreeBSD/OpenBSD: /var/db/zerotier-one

windows2012R2虚拟机快速激活的方法

whhxsk阅读(1022)

相信Hyper-v管理员都有这样的经历,安装多台虚拟机后,都要一台一台手工激活,如果虚拟机足够多的话,这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但从Windows Server 2012 R2开始,就不需要这么做了,微软提供一项新的技术叫做:Automatic Virtual Machine Activation虚拟机自激活(AVMA)技术。什么?不再需要序列号?不要网络?不用人工?就能激活?没有听错吧?是的,没有听错。只要你的宿主机是Windows Server 2012 R2 Datacenter且宿主机已经激活,不管宿主机许可证是VL,OEM还是零售版,只要宿主主机处于激活状,在其上运行的任何R2 VM都将被激活。当然,一些早期的Server操作系统还得用手动激活,如Windows Server 2008;Windows Server 2008 R2;Windows Server 2012;如果单从技术上来说,让它们自动激活肯定不成问题,从商业和技术的发展来说,大概微软是想让Windows Server 2012 R2更快的推广吧。

 

虚拟机自激活目前支持的WindowsServer的版本如下:

·Windows Server 2012 R2Datacenter

·Windows Server 2012 R2 Standard

·Windows Server 2012 R2Essentials.

 

支持WindowsServer 2012 R2虚拟机自激活(AVMA)的Key如下:

Windows Server 2012 R2 Preview Key:

 

Edition AVMA key
Datacenter XVNRV-9HTX4-TH2JD-HVJQD-QRQWG
Standard HXFNP-8HYQ3-4FMC3-2DHJ9-M97JF
Essentials 7VW9N-8C48X-J6442-J3KM6-FVTM9

 

Windows Server 2012 R2 KEY:

 

Edition AVMA key
Datacenter Y4TGP-NPTV9-HTC2H-7MGQ3-DV4TW
Standard DBGBW-NPF86-BJVTX-K3WKJ-MTB6V
Essentials K2XGM-NMBT3-2R6Q8-WF2FK-P36R2

那么,如何实现WindowsServer 2012 R2虚拟机自激活(AVMA)技术呢?

1、安装一台WindowsServer 2012 R2 Datacenter的宿主机并添加Hyper-v角色,然后激活它。

2、在Hyper-v中安装一台WindowsServer 2012 R2版的虚拟机。

3、在虚拟机中,打开如下命令:

slmgr /ipk (AVMA key)

(AVMA key)=上表提示的Key。

虚拟机既可自动激活。